黄河干流山西段连续3年稳定达到类水质
2024-12-20记者从山西获悉:黄河干流山西段连续3年稳定达到Ⅱ类水质;黄河流域优良水体比例从2019年的54.5%提升到2023年的90%。 同时,山西加强黄河干流以及汾河、沁河等重要支流污染治理,推进晋城市、运城市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推动流域45......
记者从山西获悉:黄河干流山西段连续3年稳定达到Ⅱ类水质;黄河流域优良水体比例从2019年的54.5%提升到2023年的90%。 同时,山西加强黄河干流以及汾河、沁河等重要支流污染治理,推进晋城市、运城市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推动流域45......
图为应急监测组对长堎河水质开展现场监测 为提升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水平,按照江西省生态环境监管能力提升三年行动有关要求,近日,南昌市生态环境局在新建区举办了南昌市2024年长堎河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实战演练。 此次演练是南昌市首次举办的......
近日,青海省委、省会主任陈刚出席全省黄河文化保护弘扬专题座谈会并讲话,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文化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精神,树立大历史观、大文化观、大时代观,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切实扛起......
《防治荒漠化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第十六次缔约方大会(COP16)在经历“加时”后,日前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闭幕。大会通过《公约》2025-2026年预算、应对沙尘暴、应对干旱、强化科研创新等39项决议文件。 参加COP16的近......
近日,易卜拉欣·蒂奥(右)为中方颁发“防治荒漠化公约30周年”纪念牌。新华社记者 王东震 摄 近日,参会者在沙特阿拉伯利雅得的《防治荒漠化公约》大会中国馆参观。新华社记者 王东震 摄 近日,《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易卜拉欣·蒂......
12月4日,在湖北武汉召开长江水生生物资源保护工作会议,研究部署长江十年禁渔和水生生物保护工作,推动加快提升长江水生生物多样性、加快修复长江水域生态。会议指出,、高度重视长江十年禁渔和水生生物保护工作,沿江各地、各部门系统实施保护修复......
记者日前从安徽省铜陵市生态环境局获悉,截至目前,全市6个“绿岛”项目纳入安徽省级“绿岛”项目库。 今年以来,铜陵市强化环境要素保障,环评审批项目185个,备案项目312个,实施告知承诺制审批项目25个,环评豁免37个,“两证合一”项目......
近日,辽宁省组织政务服务体验员来到大连市金普新区政务服务中心(大连市金普新区数据局),围绕生态环境领域政务服务事项中的“关键小事”,以体验事项覆盖“全不全”、办事流程“通不通......
距离全国碳市场首轮扩围越来越近。 此前,生态环境部发布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水泥、钢铁、电解铝行业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提出2024年将作为水泥、钢铁、电解铝行业首个管控年度,2025年底前须完成首次履约工作。12月5日,生态环......
《桃花源记》是东晋时期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一篇散文,描绘了一个理想化的乌托邦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人们远离尘嚣,过着与世隔绝、和谐宁静的生活。读完这篇文章,我被其中所蕴含的意境深深吸引,同时也引发了我对现实社会的深刻反思。 文章中,渔夫偶......
走过青石板路,穿行小桥流水,看银杏撒下一地金黄;推开农家小院,柴火灶升起缕缕炊烟,乡野土菜引得人食指大动……一段时间以来,乡村游热度不减,这些“只道是寻常”的生活片段,成为许多人追寻的“诗和远方”。 乡村的魅力从何而来?或许是“一水护......
叶落无声忆嘉音, 嘉木摇曳映晚晴。 莹心一片映诗海, 师道风范永传承。 清风徐来月华明, 吟咏经典情深重。 桃李不言下自成, 嘉言懿行留芳踪。 岁月悠悠忆往昔, 叶舞轻扬诉衷情。 嘉陵江水长流远, 莹洁如初照古今。...
今天是第十一个世界土壤日,最新公布,从2022年启动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以来,已经对北至漠河、南至三沙、东至、西至帕米尔高原,约110亿亩耕地、园地、林地、草地等农用地和部分未利用地土壤取土化验。今年11月15日,最后一个采样点顺利收工......
近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工作进展成效。近年来,我国健全普查队伍,强化质量控制和培训指导,加快普查进度。目前,此次普查外业调查采样任务已完成。普查成果将有助于我国因地制宜地保护和利用土壤资源。 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
川金丝猴,被称为“全球最美灵长类动物”,是《西游记》中美猴王的原型。 为一睹川金丝猴的真容,了解秦岭川金丝猴科学监测与保护的经验做法,记者近日探访了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金丝猴监测研究基地。 陕西周......